登录 | 找作品

明朝那些事儿全集免费阅读 当年明月 朱元璋和陈友谅 在线阅读无广告

时间:2018-01-22 20:17 /争霸流 / 编辑:小茶
热门小说《明朝那些事儿》是当年明月最新写的一本现代军事、三国、历史类小说,这本小说的主角是陈友谅,朱元璋,情节引人入胜,非常推荐。主要讲的是:胡宗宪相信,虽然汪直很强大,但他毕竟是人,只要是人,就有弱点,就有容易贡破的

明朝那些事儿

作品字数:约147.3万字

更新时间:2017-02-18 11:16

所属频道:男频

《明朝那些事儿》在线阅读

《明朝那些事儿》章节

胡宗宪相信,虽然汪直很强大,但他毕竟是人,只要是人,就有弱点,就有容易破的肋,而汪直的肋,就是通商入贡。

汪直毕竟是个商人,不远万里赶过来,也不过是想谈这个问题,而与此同时,胡宗宪也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:虽然汪直表示不愿谈判,却始终呆着不窝。

于是,他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:汪直很想谈判,但碍于面子,也不信任自己,所以退两难。只要突破这层隔,引他上岸,必能将其控于股掌之间。

但要获取汪直的信任,谈何容易?

在经过认真思考和仔谋略之,胡宗宪终于拿定了主意,和之一样,他又选中了一个人作为突破,但不同之处在于,这一次,他有必胜的把

,汪直船上的毛海峰就收到了胡宗宪的秘信,邀请他上岸一游。

对于胡宗宪,毛海峰一向有着强烈的好,但他毕竟是汪直的养子,所以在收到信,他第一时间就给了汪直。

汪直看完信,沉思片刻,对毛海峰下达了指令:

“你还是去吧。”

于是在汪直的指使下,毛海峰驾船上岸,看到了面笑容,热情接的胡宗宪。

毛海峰是来办事的,他开门见山,询问胡宗宪请他来的目的,以及打破目僵局的诚意。

但胡宗宪似乎不是来办事的,他拉着毛海峰,去参加一个接风酒局,并且表示,大家都是兄,先不要谈这些,填饱子再说。

在酒桌上谈事是我国的光荣传统,毛海峰高兴地去了。但出乎他意料的是,胡宗宪说吃饭就真的只吃饭,啥也不谈,他几次想开,都被胡宗宪有意无意地打断。

越来越晚,酒越喝越多,胡宗宪似乎已经喝得不太清醒了,而毛海峰却始终心神不定,他不会忘记,汪直待给他任务——探听虚实,清底

事实上,在这个酒局中,毛海峰并非唯一忧心忡忡的人,喝醉(疑似)的胡宗宪此时也非常地张,而从事情的续发展看,在此之,他应该读过很多次三国演义——特别是书中的某一著名章节。

胡宗宪彻底喝醉了,他拉着毛海峰,表示大家都是兄,今晚你就不要住招待所了,一定要住到我那里去。

毛海峰坚决推辞,胡宗宪坚持,毛海峰答应了。

拉着烂醉如泥的胡宗宪,毛海峰第一次入了总督的卧室,他将不省人事的胡大人扶到了床上,径自走向了一旁的书案。因为在来的时候他已经发现,在书桌上堆积着许多公文,而他相信,其中必定有一些是与汪直有关的。

躺在床上的胡宗宪也十分确信这一点。

,毛海峰就找到了他想要的那堆文件,而一一打开之,他看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,首先是一大摞请战的公文,主要作者是俞大猷和卢镗,内容不外乎恨倭寇,要把汪直扒皮抽筋之类,但当毛海峰翻到这堆公文的最下面时,他发现了另一封截然不同的文书。

这是一封写给朝廷的奏疏,文中反复为汪直说话,并表示应以和为贵,不能武,作者是胡宗宪。

看完了这封文书,毛海峰彻底放心了,他躺到了床上,静悄悄地平复着自己那张到极点的情绪。

当然他并不知,就在他翻阅文书的时候,有双眼睛一直在注视着他,这就是应该早已着的胡宗宪大人,事实上,他比毛海峰还要张——如果兄你翻不到,我就忙活了。

第二天一早,吃了定心的毛海峰高兴地去向胡宗宪告别,胡宗宪并没有留他,因为他们之间已经不必再谈些什么了。

你不知我为什么会如此兴奋。毛海峰略带得意地离开了这里。

其实我全都知。胡宗宪似乎更有得意的理由。

汪直终于相信了胡宗宪,因为他相信自己养子的眼所见,于是在犹豫片刻之,他提出了最的条件:

“派一个人过来做人质,我就上岸归顺。”

作为胡宗宪的信,夏正承担了这个重任,他孤绅堑往敌船,以换取汪直的信任,遗憾的是,这位仁兄再也没能回去,因为一个愚蠢的错误。

嘉靖三十六年(1557)十一月,在打了几年焦悼,胡宗宪和汪直这两位老对手终于见面并坐在了一起,正如胡宗宪所承诺的那样,他对待汪直十分客气,且从不限制他的自由,这倒不是因为胡大人坚持泱泱大国,诚信为本,只不过是面对强者时的必然准则。

历史告诉我们,所谓德与公理,只有在实相等的情况下才能拿出来讨论,所以徐海了,而汪直还活着。

对于这一点,汪直本人有着十分清醒地认识,所以他放心大胆地参观旅游,等待着朝廷开出的价码。

但他万万没有想到,事情竟然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化。

到目为止,参与这场智游戏的人都是一等一的高手,徐海、汪直、徐渭、胡宗宪,个个都不是等闲之辈。他们懂得规则,也愿赌输。可惜这个世界上总是不缺蠢人的。

吃饱喝足够之,汪直觉得闷了,这时胡宗宪对他说,你去杭州转转吧。

这是一个让他悔了一辈子的建议。

汪直高高兴兴地去了杭州,胡宗宪与徐渭商议多年,费尽心机的除倭大计将就此被彻底葬,而这一切,只是因为一个痴的横空出世。

这个痴的名字,做王本固。

王本固先生的职位是浙江巡按御史,几年之,这原本是胡宗宪的工作,但要和他的任比起来,这位继任者的智慧平足可以牢牢地定格在低能的标准线上。

我们之说过,巡按御史只是七品,但是权很大,可以负责监督巡和总督,并有权上奏,而这位王本固先生人如其名,本就是个固执的人,不见抗倭有何成就,但见扣毅飞溅横流。

胡宗宪对这个人十分头,但又不好得罪他,一直以来都是消极应对,这次汪直去杭州,胡宗宪怕这个二百五惹事,提打了招呼,让他妥善接待,安排住处。

当汪直到达杭州的时候,王本固履行了他的诺言,为这位远而来的客人准备了一个居所——牢

王本固先生的逻辑很简单,汪直是倭寇,那就应该抓起来,况且这么多年,自己什么贡献都没做,现在这么一条大鱼上门来,不拿去邀功还要等什么?

胡宗宪气了,他立刻派人找到王本固,要他放人,然而王御史打仗抗倭都是平,告状却是专家,他当即向朝廷上书,说自己做得没错,与此同时,他还极其无耻地行了猜测——胡宗宪如此袒护汪直,是否违犯纪律,受了贿赂?

胡宗宪反复上书,希望朝廷考虑实际情况,不要杀掉汪直,让他为朝廷效,约束倭寇(系番夷心)。然而朝廷中的无数“正义凛然”之士立即慷慨陈词,说胡宗宪竟敢公开放纵罪犯,其中必有内情等等,一时之间,大有把胡宗宪关入监狱之

为了不致跟汪直作邻居,胡宗宪向现实妥协了,他上书修正了自己意见,并表明度:同意处汪直。

数年辛苦筹划,就此全部毁于一旦。

在接到消息之,毛海峰当即处了夏正,并且残忍地肢解了他,这也是他发泄愤怒的唯一方法。

一年之,汪直被押赴刑场处决,与他一同被杀的,还有他的儿子。就如同那封让胡宗宪瞠目结的信件一样,汪直在这最一刻,面对他的儿子,再次做出了一个判断——他一生中最为大胆的判断。

“杀我一人无碍,只是苦了两浙百姓(浙东和浙西),我,此地必大十年!”

(310 / 632)
明朝那些事儿

明朝那些事儿

作者:当年明月
类型:争霸流
完结:
时间:2018-01-22 20:17

大家正在读
相关内容

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,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,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。

Copyright © 卡旭阅读网(2025) 版权所有
(繁体版)

站内信箱:mail

当前日期: